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
-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
-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
- 信息网络【应用基础】
- 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
-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 信息化法规【保障】
上应用 下技术 左人才 右规范 中间资源和网络(上鹰下鸡左人右龟)
《十四五规划》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五项重点工程:(一转二引三推四提五升级)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 两化融合标准引领行动
- 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工程
- 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行动
- 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行动
不能等工业化完成后才开始信息化或停下工业化只搞信息化,而是应该抓住网络革命的机遇,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通过工业化为信息化打基础,走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融合、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之路。
提出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目标:
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整体水平提高。
国家信息化: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题,以建设数字中国为总目标,以加快数字化发展为总抓手,发挥信息化对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
-
客户数据三大类
- 描述性数据:个人或企业客户的基本信息(姓名、联系方式、企业名称等)
- 促销性数据:提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促销活动记录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广告数据等)
- 交易性数据:反映客户对企业做出回馈的数据(历史购买记录数据、投诉数据、请求提供咨询及其它服务的相关数据、客户建议数据等)
-
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可以辅助组织的业务经营决策(操作层、战术层、战略层),从技术层面上不是新技术,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 核心: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数据挖掘(数仓 联处 挖)
- 实现层次: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报 多 挖)
- 系统主要功能:数据仓库、数据ETL、数据统计输出、分析功能
数据ETL是数据抽取(Extract),清洗(Cleaning),转换(Transform),装载(Load)的过程。数据ETL的服务包括数据迁移、数据合并、数据同步、数据交换、数据联邦、数据仓库。
-
信息化的五个层次(从小到大)
- 产品信息化
- 企业信息化
- 产业信息化
- 国民经济信息化
- 社会生活信息化
产品 企业 产业 国民经济 社会生活
-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
供应链网结构:
V型(发散型,最基础的结构):石油、化工行业
A型(会聚型):航空、汽车、重工业
T型(介于V型和A型,最复杂的结构):医药行业
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个供应链管理准求的目标,首先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衡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等,都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
供应链系统设计的原则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简洁性原则、取长补短原则、动态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战略性原则。
物流管理包括:销售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
企业信息化
以历史为坐标轴观察,企业信息化是劳动工具的技术进步。
企业信息化结构包括: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
企业信息化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大多数为关系结构。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 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 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
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效益原则
- “一把手”原则
- 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
- 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 以人为本的原则
成本执行(绩效)指数CPI = 挣值EV / 实际成本AC
-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政府G(Government),企业B(Business),公众C(Citizen),雇员E(Employee)
政府间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众G2C,政府对公务员G2E
企业对个人B2C,线下商务与互联网之间的电子商务O2O(Online To Offline)
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的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面向政府办公业务建立的十二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
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包括完成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在现有基础上建设集中统一的区域性电子政务云平台、制定电子政务云计算标准规范、鼓励向云计算模式迁移。
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 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 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 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商务的架构一般包括5个结构层次:
- 网络基础设施
- 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
- 消息传达和信息发布
- 公共的商业服务
- 电子商务应用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5方面:信用、认证、支付、现代物流、标准
信认支物标(新任职务表)
电子商务安全要求包括4个方面:
-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数据的完整性
- 身份验证
- 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电子商务系统所涉及的四种“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信息流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
-
信息系统集成
采用现代化管理理论作为计划,设计、控制的方法论,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系统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秩序,有序的整合到一个有清晰边界的信息系统中,以达到既定系统的目标,这个过程为信息系统集成。
硬件由执行输入、处理和输出行为的计算机设备组成。输入设备包括键盘、自动扫描设备、语音识别设备等。
软件由管理计算机运行的程序构成。包括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
数据库是经过结构化、规范化组织后的事实和信息的集合,数据库是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网络负责信息在信息系统各个部件之间有序流动、负责信息在信息系统之间有序流动。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它的功能主要是:在共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信。通过VPN网关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常见的VPN技术主要有:MPLSVPN、SSLVPN、IPSecVPN。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一个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以下的功能: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库;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三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从大量数据提取有用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简称,具有财会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其中物流管理包括: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
CDS:内容分发服务;IDS:入侵检测系统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
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
-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 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 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
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统筹发展,有序推进。
- 需求牵引,市场导向。
- 完善机制,创新驱动。
- 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
信息的传输模型
- 信源:产生信息的实体,信息产生后,由这个实体向外传播
- 信宿:信息的归宿或接受者
- 信道:传送信息的通道,如TCP/IP网络,也可以是物理通道
- 编码器:泛指所有变换信号(包括信源到信道)设备,终端机的发送部分
- 译码器:编码器的逆变换设备,把信道送的信号转换成信宿能接受的信号
- 噪声:主要对信道形成干扰或影响
-
信息的质量属性
- 完整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
- 可验证性: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程度
- 安全性: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 经济性:指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质量控制是有关工作结果的正确与否,质量控制一般在范围确认之前完成,也可以并行进行。
原创文章,作者:czhdaw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hdawn.cn/archives/4273